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卜宪群教授应邀为我校师生做线上学术报告

时间:2022-06-10   编辑:学校主站   点击:[]

6月9日,应科技处、历史文化学院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卜宪群先生做客我校阴山讲坛,为师生做主题“区域政治文化与秦汉之际的国家治理:以六国后为中心的讨论”的线上学术报告。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郝建平教授主持,历史学专业老师、本科生、研究生共180余人在线聆听了此次讲座。

卜宪群教授首先以秦为例,指出统一的中央集权建立后,统治者倡导“皆为郡县”的大一统政治文化,但战国以来列国分立的区域政治文化影响深远。昔日的社会阶层在新秩序下既可能与统治者合作,也可能不合作,甚至演变为独立于新秩序之外的社会势力。所谓“六国后”主要是指秦灭六国后的六国王公贵族,也包括官僚、士人、豪杰富商等社会阶层。他们在思想上固守昔日六国政治文化认同,行为上力图推翻秦的统治,恢复六国分立的政治局面,秦末战争中各地纷纷拥立楚、赵、燕、魏、韩、齐“六国后”即是其具体体现。

其次,卜宪群教授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进一步分析了秦汉之际各政权对“六国后”的治理问题,他分别指出:秦代对“六国后”采取杀戮追捕、迁徙、降其身份、转化利用等高压政策。张楚政权则不认可“六国后”的合法地位,二者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取代陈涉的西楚政权虽然出身于“六国后”,但完全不赞同恢复昔日“六国后”,这一处理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是秦汉之际初置“六国后”的一种过渡形态。而汉初统治者则继续实行秦代迁徙六国贵族的政策,并辅之以“因俗”治理。

最后,卜宪群教授将视角转入区域政治文化认同与“六国后”的官僚化问题。他指出秦汉之际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有其历史必然,无论是“六国后”,还是六国一般基层组织成员都对六国有着强烈的区域认同,但这一认同随着时势的变化也有所改变。而秦汉之际赞同立“六国后”或恢复六国分立者,一方面是社会舆论对秦道义上的谴责和对“六国后”的同情,另一方面是出于某种政治需要。但无论如何,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变化难以为战国区域政治文化的延续留下空间。

此次讲座有力推动了我校历史学重点学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激发了同学们学好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信心,对开拓学生学术视野和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简介:卜宪群,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高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哲》《史学月刊》《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上一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朝克教授应邀为我校做专题讲座
下一条:我校获批15项2022年度包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