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国际跳绳比赛规则迭代升级、《中国民族跳绳竞赛规则及裁判法(2025版)》正式发布之际,为推动民族跳绳运动规范化普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11月21日至24日,2025年中国民族跳绳教练员与裁判员培训班(包头站)在包头师范学院成功举办,近百名跳绳从业者、师生及社会爱好者齐聚校园,共学专业技能、共促项目发展。

本次培训由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跳绳运动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学生体育协会承办,我校与包头市跳绳运动协会联合协办,得到中国少数民族体育协会全程支持,旨在以专业培训赋能从业者能力提升,助力民族跳绳运动扎根校园、辐射社会。
讲师团队

开班仪式上,讲师代表立足规则变革与项目发展趋势发表讲话,明确培训目标与实践方向,全体参训人员合影留念,共同开启为期两天的核心课程学习。

培训聚焦理论夯实与实践实操双向发力,采用线下集中授课模式,课程安排紧凑高效、内容干货满满。11月22日,讲师徐飞龙、孙树康先后开展全国竞赛通则解析、个人绳命名体系理论教学,系统梳理新规核心要点;下午转入实践教学环节,两位讲师分别针对速度赛训练方法、个人绳训练技巧及车轮跳交互绳基础动作开展现场示范与指导,帮助学员快速掌握实操要领。

11月23日,讲师许凡围绕大课间编排逻辑、个人赛训练原理开展专题理论授课,为学员提供校园跳绳推广实用方案;下午由讲师孙树康讲解规定元素判定标准及速度视频练习要点,理论教学结束后随即组织教练员、裁判员考核,以“理论考试+实训考核”双重方式检验学习成效。

本次培训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中国民族体育跳绳项目相应级别教练员、裁判员证书,切实实现“学有所获、考有所证、用有所能”。此次培训不仅为参训人员搭建了专业提升平台,更以我校为纽带,推动民族跳绳运动专业人才储备与技术普及,为后续项目规范化发展、校园体育特色建设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注入体育动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