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服务乡村振兴战略,6月30日,化学学院“青探振兴路·知行担使命”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固阳县怀朔镇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实践团由化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张锐、党总支副书记高俊芳带队,40余名师生参与,重点围绕红色教育、产业调研、科技支农等开展实践活动。

在红色教育环节,实践团先后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四师展陈馆和固阳县烈士陵园。通过文物史料研学和现场教学,强化了师生爱国情怀。


在白灵淖村,实践团将专业特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开展了系列"科技支农"特色活动。其中,莜面传统制作工艺的非遗传承实践环节,不仅让师生们学习了和面、搓条、捏制等传统技艺,更通过化学专业视角,对莜麦的营养成分、加工工艺改良等进行了科学探讨。

随后,实践团与白灵淖村村书记、村主任张书、白灵淖村驻村第一书记、包头师范学院学生工作部学生教育管理科科长张杰就白灵淖村概况和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成效展开深入座谈交流。讨论聚焦产业帮扶、防返贫监测等政策落地情况,师生们结合专业知识,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等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张杰详细介绍了包师院历年帮扶成效,并解答了师生们关于产业补贴、防贫保险等政策的具体咨询。

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固阳县建华鸡舍现代化养殖项目。在严格遵守养殖场防疫规定的基础上,师生们实地调研了该项目的核心生产环节:一是自动化养殖系统,详细了解了智能化温控设备、自动喂料装置和鸡蛋分拣生产线;二是生态养殖区,观察鸡群活动空间设计和健康养殖模式;三是废弃物处理设施,研究禽粪资源化利用技术。化学专业师生还就养殖场消毒方案优化、饲料添加剂改良等专业问题与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化学学科专业优势,通过实地调研为后续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科研项目奠定了基础。本次活动实现了三个结合:一是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二是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三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孵化平台。今后,化学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实践育人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