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开展“薪火相传承文脉,青春力行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7-09   编辑:宣传部陈虎年   点击:[]

思政小课堂是理论武装的主阵地,社会大课堂是实践育人的大熔炉,二者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思政教育的新场域。美术学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推动高校美育资源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结合。7月2日-3日,美术学院实践团走进清水河县,开启“薪火相传承文脉,青春力行促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走进老牛湾村、塔儿梁村的青山绿水间,与当地村民交流,了解村情民情及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当地村民告诉实践团队员:“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村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越来越强,依托旅游业,村民们不仅收入提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富足。”

实践团一行深入走访乡村小道、陶艺馆、剪纸体验中心等特色文化场所,与当地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调研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详细了解乡村建设新成果,切身感受多元民族文化交融共生的生动场景,以青年视角解读“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时代内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时代注脚。

实践团更以画笔为媒,将美术专业化作服务村民的实践,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以民宿蓝墙为“画布”,绘制了色彩明快、生动活泼的墙绘,让原本单调的民宿焕发新生,成为传递文明乡风的“露天美育课堂”,让艺术创作在乡村振兴的热土上谱写着专业报国、美育育人的时代篇章。

实践团成员在清水河县博物馆触摸着红色文化的根脉,从革命文物中汲取初心力量。泛黄的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简陋的生活用品,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让大家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在这堂以大地为卷、以步履为笔的行走美育思政课中,实践团成员在青砖黛瓦间读懂文明的密码,在红果香米里触摸振兴的脉动,在艺术与信仰的交响中获得了深刻的精神启悟。她们表示“作为新时代青春筑梦人,要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积极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家国情怀,自觉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社会发展需要,秉持“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精神,让青春的理想在与祖国同行的征途中愈发坚定,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历练,更促成了美术学院与清水河县在文旅规划设计、品牌形象提升、文旅产品开发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美术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体系,推动艺术创作与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以画笔为媒、以美育为桥,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时代叙事中厚植家国情怀,引导师生在火热实践中淬炼使命担当,以丹青守护文脉,用设计活化非遗,在服务社会发展中赓续中华美学精神,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新时代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注入澎湃动能。(美术学院)


下一条:我校举办第五届课程思政教学比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