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强化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和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政治纪律,改进工作作风,6月26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师到包头文学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参观“延安十三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
首先,参观了由延安革命纪念馆精心推出的原创展览《延安十三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展览入围2024年国家文物局、国家民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的“和合中华 同心筑梦——革命文物精品展”巡展项目。全国巡展包头站6月20日在包头文学馆正式开展。展览分为三部分,主要包括“开创新路”“伟大探索”“光明前行”等单元,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三方面,深入剖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对民族自治工作早期的探索,到延安时期逐步走向成熟,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充分展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目标,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实践。通过将红色文化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随后,参观了我市文化高地建设的新地标——包头文学馆。文学馆位于青山区奥林匹克公园内,通过对包头文学资源的收集、整理与利用,以包头文学的源起、传承、发展为主线构建文学空间,打造了具有包头特色的集收藏、展览、阅读、交流、教育、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分为文学展览区、文学资料收藏区、文学阅读休闲区、文学研讨交流区四个部分。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参观了由“九原长歌——包头古代文学”“阴山悠歌——包头近现代文学”“钢城飞歌——包头当代文学”“北疆高歌”“呦呦鹿鸣”五个部分组成的展厅,第一次对包头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大家一致表示,通过参观《延安十三年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览,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严明的政治纪律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增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自觉,更加坚定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通过包头文学馆文学展览区展厅的参观,了解了包头厚重的文学历史及发展脉络,特别是包头当代文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根本立场,自觉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激发向上向善、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将激励我们爱包头、作贡献。(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