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阴山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5-10-22   编辑:宣传部陈虎年   点击:[]

为进一步挖掘、研究、保护、传承阴山文化,让更多人去关注、了解阴山文化,扩大阴山文化影响力,推动阴山文化建设与发展,10月17日至19日,由包头师范学院阴山文化研究中心、科技处、《阴山学刊》编辑部、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第二届“阴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包头成功举办。

来自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内蒙古河套文化研究所、呼和浩特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包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包头博物馆、包头市档案馆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包头师范学院相关学科专业教师、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包头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马占飞教授,包头市社科联副主席、社科院副院长刘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包头师范学院阴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郝建平教授主持开幕式。

马占飞在致辞中表示,包头师范学院阴山文化研究中心自2014年成立以来,中心的研究人员从多方面对阴山文化进行了研究,已取得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研究中心于2021年获批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培育重点研究基地。本届研讨会以“深化阴山文化研究,助力北疆文化建设”为主题,旨在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对话,深入探讨阴山文化的历史脉络、精神内涵与当代价值,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力量。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大力关心和支持包头师范学院和阴山文化研究基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刘平在致辞中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共同探索阴山文化的研究方向和传承路径,为推动包头市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举办,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加强合作,形成更加广泛的共识,为阴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开幕式结束后,六位学者在大会主旨报告中先后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博士生导师王绍东教授作了题为“昭君出塞的长城意蕴”的报告,通过对修筑长城与昭君出塞史料的分析,认为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修筑长城是以“刚”的形式划定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文明互动的物理边界,规范双方的交往秩序,减少战争,守护和平。昭君出塞是以“柔”的形式搭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情感联结的桥梁,增加双方的互嵌与融通,建立汉匈之间一体互助双赢的相处方式。两者共同推动了古代中国从“华夷之辨”向“华夷一体”的转变。

呼和浩特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文平研究员作了题为“秦王朝阴山北国门高阙建设刍议”的报告,通过梳理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驰道、直道的修筑,探讨了秦王朝阴山北国门高阙的建设情形。

包头医学院中医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忠和教授作了题为“秦始皇尸游九原考及‘道未就’新解”的报告,通过细致地梳理相关史料和逻辑推理,首次提出秦始皇尸游的九原不是指今包头市,而是山西的新绛县九原山一带。“道未就”,是指秦始皇没有按照原来设想的路线行进,而是转换了方向。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胡玉春教授作了题为“汉匈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路径”的报告,梳理了汉匈交往的历史,指出在频繁的交往过程中,汉匈人民在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互学互鉴,血缘上逐渐融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认同,开创了不同社会形态政权并立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的先河,丰富了对汉匈关系的认识。

包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王红川教授作了题为“让艺术赋能乡村振兴—‘东达故事’剪纸艺术长卷创作谈”的报告,从“文化记忆的视觉重构”“传统技艺的现代转化”和“艺术介入的空间再生产”三个维度,深入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破其传统边界,深度参与并驱动乡村的文化振兴、产业转型与共同体认同,为艺术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深度的实践案例。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全小国博士作了题为“非遗IP的理论内涵、基本要素与应用策略”的报告,令人耳目一新。报告指出:在新时代打造非遗品牌是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需求,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而构建以民间文学、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工艺技术、传统节日和传统仪式等非遗资源为核心的非遗IP则是打造非遗品牌的关键所在。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41篇,设置两个分会场,围绕阴山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意义,阴山地区政治、经济、民族史,阴山文献,阴山地区文化遗产等展开了深入讨论。与会学者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阴山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现场讨论热烈,观点碰撞中激发出新的学术灵感。

闭幕式由历史学文化学院副院长张淑利主持,袁秀利、刘晓堂两位老师分别汇报了各自小组讨论的情况,《阴山学刊》编辑部主任袁秀利教授对学报的办刊历史和“阴山文化研究”特色栏目作了概要介绍。

历史文化学院胡琮禹院长致闭幕词,他对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最诚挚的感谢,祝贺研讨会取得预期成果,圆满落幕。本届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对阴山文化内涵与价值的认识、拓展了阴山文化研究的视野与方法,更进一步促进了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促进并深化阴山文化研究,也标志着包头师范学院阴山文化研究基地在阴山文化学术研究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历史文化学院)

上一条:我校承办“包头市高校大学生‘创业启航’活动”
下一条:学校召开党委会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关闭